美文书 >地图 >古诗文 >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(实用21篇)

时间:2025-04-14 作者:美文书

相关推荐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1
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


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


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2

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。

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


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

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


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


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
第一章四句是总述,写小伙子“在河之州”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。“睢鸠”预示着男女感情的和谐专一。


第二章八句写求爱、思恋过程,“君子”想追求“淑女”,但却“求之不得”,陷入了朝思暮想、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。


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,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,共同享受着和谐、欢乐的婚后生活。


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3

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


子不我思,岂无他人


狂童之狂也且!


子惠思我,褰裳涉洧。


子不我思,岂无他士


狂童之狂也且!


这是女子戏谑情人的诗。大意说:你要是爱我想我,你就涉过溱水洧水,到我那里来;你要是不把我放在心上,还有别人呢。你这个糊涂虫里的糊涂虫呀!在感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,她们对于感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,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。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4

青青的是你的衣领,悠悠的是我的心。纵然我不曾去会你,难道你就此断音信?


①悠悠:形容忧伤。


②子衿:周代读书人的服装。衿:即襟,衣领。


③嗣(yí)音:传音讯。嗣,通“贻”,给、寄的意思。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5

此诗写单相思,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,全诗三章,采用倒叙手法。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,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。于是她登上城门楼,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。如果有一天看不见,她便觉得如隔三月。全诗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,维肖维妙,而且意境很美,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,成为中国文学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,其中“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”更是千古名句。


关于这首诗,《毛诗序》认为“刺学校废也,乱世则学校不修焉”。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:“郑国衰乱不修学校,学者分散,或去或留,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,以刺学校之废也。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。”朱熹指出:“此亦*奔之诗。”(《诗集传》)倒是看出这是写男女感情的,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。


“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”是女子的心理描写,是将深深的感情,转化为轻轻的埋怨。纵然我不去找你,你为何就不来个音信?这几句通过女子内心情感的变化(由忧伤到埋怨),体现出女子因候人不至而心烦意乱、焦灼万分的心境,表达了女子相思之切。


这种写法已开后世心理描写的先河,手法,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,而上溯其源,此诗已开其先。钱钟书《管锥编》:“《子衿》云:‘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’‘子宁不来?’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。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。”





  扩展阅读:诗经简介


《诗经》,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

《诗经》的作者佚名,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,传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编订。《诗经》在先秦时期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诗经在内容上分为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三个部分。《风》是周代各地的歌谣;《雅》是周人的正声雅乐,又分《小雅》和《大雅》;《颂》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,又分为《周颂》、《鲁颂》和《商颂》。


孔子曾概括《诗经》宗旨为“无邪”,并教育弟子读《诗经》以作为立言、立行的标准。先秦诸子中,引用《诗经》者颇多,如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庄子、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,多引述《诗经》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。至汉武帝时,《诗经》被儒家奉为经典,成为《六经》及《五经》之一。


《诗经》内容丰富,反映了劳动与爱情、战争与徭役、压迫与反抗、风俗与婚姻、祭祖与宴会,甚至天象、地貌、动物、植物等方方面面,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。




诗经上关于爱情的名句 篇6

《子衿》
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

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

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
《关雎》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《蒹葭》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
遡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遡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凄凄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遡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遡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遡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遡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

《桃夭》
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

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

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

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mws5.com/m/19327.html